摄影从入门到弃坑 一位摆摊键摄的新手入坑指南
发布时间:2023-10-25 13:32:55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
导读:作为一个边缘疯狂试探的半弃坑摄影爱好者兼键盘摄影师,每当购物节时,朋友们会发出对摄影器材的灵魂拷问。手头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又有一个朋友喜欢拍照找来了。
“想买一个拍人像好看的相机给介绍一个呗&rd
“想买一个拍人像好看的相机给介绍一个呗&rd
作为一个边缘疯狂试探的半弃坑摄影爱好者兼键盘摄影师,每当购物节时,朋友们会发出对摄影器材的灵魂拷问。手头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又有一个朋友喜欢拍照找来了。 “想买一个拍人像好看的相机给介绍一个呗” 相机并没拍某个题材就一定好看一说。对于审美不好的新手,买相机和买手机去拍人像的本质区别在于相机可以把你的瑕疵拍得更清晰。如果没有一定审美或钻研摄影的决心的话,出门右拐蓝绿 厂手机专卖店,几千块的手机AI人像模式一通傻瓜操作出大片儿还能上网冲浪不香么。 本文将从初入坑的新手玩家角度,根据新手玩家的最直接需求进行科普,在买买买的时候避开摆摊建设走过的这些坑。 单反/无反相机比手机好在哪里? 1.画质更好细节更丰富(包括暗光或连拍等极端情景下的画质,比手机感光元件更大的大光圈镜头卡片机、可换镜头的单反无反都可以一定程度实现) 2.有更丰富的镜头、附件应对不同场景的拍摄(某种程度上同样可以理解成为高画质的必要条件,只有可换镜头的无反单反才具备镜头群支持) 3.创意效果(不同焦段的镜头带来的纵深感、通过控制快门光圈拍摄肉眼难见到的光影效果等等) 了解自己的需求点,确定是买拍照手机、大底卡片机还是可换镜头的单反微单,抛开职业需要,如果以上均不是自己需求,那么一众旗舰手机才是首选。 初入坑什么相机适合我? 正如最开始的典型提问,许多用户陷入了某类相机为某个场景而生的误区。 的确,在市面上的一些主流入门相机上,几乎所有的厂商预置了诸如微距人像、静谧风景、人脸识别、解锁运动等模式,但并不代表用这些模式可以立竿见影拍出自己想要的“人像效果”,这些模式仅仅预设了某个建议参数值,并对照片的锐度或色彩风格做了内置调整,只要能自定义参数的相机都能做到。而这些预设值的效果多数情况下取决于镜头。 问相机适不适合自己,倒不如问镜头适不适合自己。氛围的营造、创意效果等等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不同镜头的支撑,而成像效果好的镜头价格高于机身是很常见的,因此为了让自己的相机能“榨干性能”,镜头配置建议优先考虑。 如果仅仅是画质方面的需求,那么部分大尺寸感光元件的固定镜头卡片相机(如黑卡系列)也能满足需求。 以上述人像需求为例,如果要求“拍人像好看”指的是美颜效果,目前拍摄功能强大的手机无疑是优先考虑。而如果追求的是自然的虚化及氛围感,那重点同样不在于机身,而在于一款大光圈人像镜头(如佳能50mm F1.2、85mm F1.2)。在购买相机之前镜头建议先列入预算范围再综合考虑机身。 附各类题材镜头焦段推荐(根据预算再决定原副厂及光圈大小): 人像拍摄:50mm(或55mm)、85mm定焦镜头(光圈根据预算选择尽量大的一般为F1.2 F1.4 F1.8,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运动、鸟兽、小型演出远距离拍摄:70-200mm、100-400mm长焦镜头 微距拍摄:100mm微距 日常纪实:35mm、24-70mm、24-105mm 风景拍摄:24mm及更广的焦距 (总体上讲,定焦无弱旅,在题材变更不多,不用频繁更换焦段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定焦镜头,画质效果更优) 作为快十年的“按快门”爱好者,近些年愈发感受到手机拍摄功能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非工作等专业需求,更偏爱于手机云台和手机的组合(近些年也有了集合云台及相机的口袋拍摄设备,更为方便)。短视频流行的当下,拍摄短视频或延时摄影都不在话下。 而正如文章导语所述,许多没确定需求一时兴起下单的产品最终可能都去了闲鱼。有关那些吃灰产品的坑,后续会再出一辑吃灰大合集。当然,这里所说的吃灰,并不是指买了一堆垃圾回家,而是指那些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用处不大的东西。 (编辑:马鞍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